任何生产活动都是从人们手工做起的,啤酒也不例外。从初的陶罐酿酒,木桶酿酒,自然发酵,原始的风味,到如今各种大型的机器设备生产,经历了漫长的几千年历史。到工业革命开始后的近代,啤酒的生产技术革新发展更是迅速。例如:
浓醪发酵﹕ 1967年开始应用於生产。是采用高浓度麦汁进行发酵﹐然後再稀释成规定浓度成品啤酒的方法。它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生产设备的条件下提高产量。原麦汁浓度一般为16°P左右。
快速发酵﹕通过控制发酵条件﹐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基础上﹐缩短发酵周期﹐提高设备利用率﹐增加产量。快速发酵法工艺控制条件为﹕在发酵过程某阶段提高温度﹔增加酵母接种量﹔进行搅拌。
连续发酵﹕1906年已有啤酒连续发酵的方案﹐但直到1967年才得到工业化的应用。主要应用国家有新西兰﹑英国等。由於菌种易变异和杂菌的污染以及啤酒的风味等问题﹐使啤酒连续发酵工艺的推广受到限制。
固定化酵母生产啤酒的研究﹕70年代开始研究﹐目的在於大幅度缩短发酵周期。实质上是为了克服菌种变异﹑杂菌污染问题﹐而且是更为快速的连续发酵工艺。已取得的成果为﹕前发酵由传统法的5~10日缩短为1日﹐可连续稳定运行3个月。
圆柱圆锥露天发酵罐﹕1966年起开始应用於生产。其主要优点为﹕可缩短发酵周期﹐节约投资﹐回收CO和酵母简便﹐有利於实现自动控制。目前单罐容积在600Kl的已很普遍﹐材质一般为不锈钢。
新技术的日益革新,啤酒的生产量不断提升,人们消耗的啤酒也越来越多,越来越多的啤酒口味,造福广大群众。